随着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目前,无论中外,企业标准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越来越成为增强企业素质的“健身术”。标准化对巩固和发展企业优势的作用,已被众多企业所认识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进一步在企业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 促进标准化与企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企业标准化与企业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根据产品实现(服务提供)过程,营销市场调研,设计开发,采购,生产实现,售后服务,资源管理及安全环境等分析,有序化程度,可能发生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通过标准化过程网络,确定关键控制点,明确需要修订增补的标准。为企业科学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人、财、物的管理,即管人、管事(处理事的流程、活动)、管财、管物。增强人与人、人与物组合的系统效应,具体讲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工作关系,建立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经济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目的。
泰勒曾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根本内容在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泰勒说过:“科学管理是过去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成,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一门科学通过科学管理,工人和管理者之间彼此和睦相处,精神面貌上彻底改变,两者之间的职责有了新的分工,其亲密无间友善、协作的程度在过去管理制度下无法达到。”
企业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的随意性管理;发展阶段的制度化管理;科学管理阶段的标准化管理。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以标准化为手段促进标准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科学管理阶段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也就是由企业管理初期阶段的随意性和发展阶段的制度化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阶段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就是规矩,要做到标准清晰,首先要搞清楚企业和每个部门的目标和规矩是什么,每个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将这些目标和规矩分析归纳优选制定成标准。做到人人都按照标准执行,就能够使企业秩序规范有序效率更高。
泰勒是1900年提出的“标准”这个词。泰勒在提出标准这个词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管理系统——科学管理,因此他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中提出了大量的标准化生产理论,他最早做了一个工人搬砖的试验用来说明什么是标准管理。所以,标准化管理也叫动作管理,我们也称作行为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当下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管理标准化就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人、财、物,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管理建立最佳秩序的活动,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活动过程,能够为企业建立规范的技术秩序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秩序,使管理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科学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想把管理做好,必须针对岗位的特点,制定出一套标准。具体来说,可以从制定目标、树立标准、明确流程这三方面来下工夫,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等,来规范技术和工作流程及岗位考核管理要求的标准建立最佳生产经营秩序,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目的。下面我们就谈一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深入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
一、 采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路径,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涉及的各种事项进行标准化,建立适宜企业发展的标准体系
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标准化现状,明确标准化对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建立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标准体系。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只是一种路径和形式,关键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实际运用标准化这种方法手段管理企业, 单位的主要领导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应带头参与到活动中来,将标准化融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将企业内部的工资绩效考核与标准相挂钩,要做到流程有标准、岗位有标准、考核有标准,各环节处处有标准,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标可依,人人都要按标准规定执行,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预期目的,否则那将是空谈标准化管理。企业在开展标准化过程中要解决几个误区,其一是为了完成标准化项目应付验收为目标,从别处搬来一套标准模板,照搬照抄,生硬套在企业身上,造成企业标准化工作与企业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没起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其二是企业内部误认为标准化是企业几个从事标准化人员的事情与其他人无关,而不是从上至下全员参与,标准化与具体岗位脱节,造成企业标准化工作浮在表面,起不到实现科学管理的作用。
二、实施动态管理,按照“PDCA”方法,开展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标准,确保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强化考核确保各项标准贯彻实施到位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更好地实施,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落实,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分析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确保标准体系适宜有效。在日常管理中要按照P-D-C-A(计划-检查-实施-完善和改进)管理模式对标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标准体系的各类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执行,并按标准要求建立保持规范的记录,在标准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应建立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制度,强化标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
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是一项持久工作,要适时对运行的标准体系进行自我评价和改进,要适时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时吸纳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企业在进行自我评价时,要定期对标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确认不合格项的分析处置,要制定纠正措施,企业评价人员应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查明和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持续改进应按照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包括日常持续改进和评价后的持续改进。日常改进不合格信息来源主要有:顾客投诉或反馈意见;测量、检验、试验报告;各种统计图表、记录、报表中反映的数据;社会调查问卷;员工合理化建议。评价后改进的依据是评价提出的不合格报告。企业应建立改进措施的奖惩制度标准,确保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总之,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持续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实现企业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在企业中大力实施标准化,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